11月21日下午,無窮維哈密頓系統及其算法應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虛拟教研室、内蒙古應用數學中心系列講座在我校賽罕校區文史樓一号會議室舉行。國家傑青、江蘇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主任、南京大學數學學院秦厚榮教授和國家傑青、四川大學數學學院原院長張偉年教授,應邀分别作了題為“從勾股定理談起”、“Approximate Boundaries of Arnold Tongue”的學術報告。我校原黨委書記、内蒙古應用數學中心主任阿拉坦倉教授及我院師生50餘人聆聽了本次報告。報告由包霞副院長主持。
秦厚榮教授作報告
交流研讨
張偉年教授作報告
秦厚榮教授在報告中強調,勾股定理不僅僅是一個偉大的幾何定理,對數論這門迷人的學科也有重大的影響。報告通過介紹費爾馬大定理以及具有千年以上曆史的同餘數問題來說明後一點。報告中還說明,解決同餘數問題實際上是要證明千禧年七大數學問題之一的BSD猜想(Birch and Swinnerton-Dyer Conjecture )。
張偉年教授在報告中介紹了平面映射的 Arnold 舌是一個參數區域,其周期性軌道出現在由 Hopf (Neimark-Sacker) 分岔産生的不變圓上,并給出了一種方法來計算近似所有常用項和邊界的第一個不同項。然後,讨論使用參數的誘導關系來計算大約給定平面地圖的舌頭邊界,并強調該方法應用于平面離散時間獵物-捕食者模型。
報告結束後,參加報告會的師生與秦厚榮教授、張偉年教授進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報告人簡介:
秦厚榮,南京大學數學學院教授,江蘇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主任。1998至2022年先後擔任南京大學數學系黨委書記,系主任。江蘇省數學學會第十屆、第十一屆理事長,第十二屆監事會監事長。研究方向主要是代數數論和代數K理論。在國際著名刊物上發表了數十篇論文,研究結果在國際同行中産生了廣泛而積極的影響,被國外同行稱為“秦的方法”。1999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004年受聘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現為教育部數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數學會華東區召集人,教育部“101計劃”數學專家委員會委員。
張偉年,四川大學二級教授、國家傑青獲得者、博士生導師。8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數學系,碩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博士畢業于北京大學。從事微分方程與動力系統研究,主持國家重點基金、國家面上基金、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參加國家創新群體、國家重點專項。應邀出訪美國楊百翰大學、明尼蘇達大學、英國華威大學、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法國南特中央大學、德國克勞斯塔理工大學、西班牙巴塞羅那自治大學、波蘭西裡西亞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已經在德國《數學年刊》、美國《數學進展》、《美國數學會Transactions》、英國《倫敦數學會會刊》、《非線性》、《愛丁堡皇家學會會刊》等國際重要數學期刊發表論文。1994年獲中國青年科技獎,1995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2年獲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2008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009年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012年獲寶鋼優秀教師特等獎提名獎,2018年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