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封面:
讀者介紹:
馬博,回族,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2019級漢二班學生,共青團員,内蒙古師範大學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學生會部門負責人。曾參加内蒙古師範大學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第二期大學生骨幹培訓班,多次參加志願服務活動。
講讀内容:
《80位共産黨人的故事》
葉挺,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名将。毛澤東曾當面稱他是“共産黨第一任總司令,人民軍隊的戰史要從你寫起”。他開創人民軍隊之路的功績以及崇高的氣節,将永世流芳。
葉挺,原名為詢,字希夷。1896年出生于廣東惠陽縣一個農家,父親開過藥鋪,到南洋打過工。他從小過着貧寒的生活,養成勤儉樸實的作風。7歲時,他上了剛由私塾改成的小學,15歲時考上了免費的惠州蠶業學校。辛亥年受廣州起義影響,他帶頭剪辮子而入獄一次。此後,他感到救國應從軍,于1912年考入廣東陸軍小學,五年時間逐級升入湖北陸軍預備學校和全國最高軍事學府——保定軍校。在校期間,他喜歡讀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雜志,在黑暗的軍閥式教育中向往新思想的光明。
1917年,葉挺回廣東後不久參加粵軍。1922年,他任孫中山的警衛團二營營長。翌年,在陳炯明炮轟總統府時,葉挺率部苦戰保護孫中山和宋慶齡脫險。1924年,孫中山為了培養國民黨的軍事人才,親自決定讓葉挺去蘇聯學習。他先入東方大學,受到李大钊和同學中共産黨員的影響。翌年,他又與聶榮臻等人進入軍事學院,在那裡提出入黨要求并得到批準。
1925年秋,周恩來、陳延年領導的中共廣東區委,經過争取得到第四軍軍長李濟深的同意,建立了由共産黨領導的獨立團(起初番号為第三十四團),派剛回國的葉挺擔任團長。
1926年,北伐戰争開始。葉挺率獨立團作為先鋒首出湘南,連戰連捷,一路攻下武昌。他以團長職務被國民政府破格提為少将。随後,該團擴編為兩個師,他任第二十四師師長。1927年南昌起義時,他率部作為主力,部隊受挫後潛往香港。同年12月,廣州起義首次打出“紅軍”旗号,他任總司令。兩天後,廣州起義失敗、組織上對葉挺有不适當處分。調他到莫斯科學習後又對其進行批判。葉挺一氣之下出走西歐,與黨脫離關系。
葉挺脫黨後到德國學習軍事,因生活困難開過飯館,旅歐五年後回到澳門。國民黨要人們得知後紛紛送禮拉攏,葉挺一概拒絕并積極尋找共産黨。
1937年抗戰爆發後,他馬上趕到延安。毛澤東主持為他召開歡迎大會。會上,葉挺激動地說:“革命好比爬山,許多同志不怕山高,不怕路險,一直向上走。我有一段時間,爬到半山腰又折回去了,現在又跟上來了!”
葉挺受中共中央的委托,以非黨員的身份向國民黨交涉,将南方八省的紅軍遊擊隊改編成新四軍,并擔任軍長。
在皖南抗日前線,新四軍副軍長、中共東南局書記項英用對黨外人士的眼光看待葉挺,兩人關系不融洽,國民黨乘機挑撥。毛澤東卻一直要求項英等尊重葉挺。周恩來親自出面勸說後,葉挺為顧全大局還是留下工作。1941年,國民黨在皖南圍攻新四軍軍部的危急關頭,毛澤東緻電決定全軍由葉挺指揮。葉挺對中央的信任非常感激,率軍血戰,最後奉命去談判時被國民黨扣押。經中共中央長期交涉,他于1946年3月獲釋。出獄第二天,葉挺便緻電中央請求再次入黨,兩天後得到批準。1946年4月8日去延安時,因飛機在大霧中撞山遇難。
任何一支軍隊的曆史都有着繼承性,如同子體都脫胎于母體。盡管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是共産黨獨立領導的軍隊正式誕生日,但此前的葉挺獨立團已經奠定了組織基礎,而北伐時期在武昌城下等一系列血戰中也已積累了戰争經驗。
葉挺從軍的時代,正是中國軍事制度的新舊交替之際。在他的同學大都為軍閥服務的時候,他卻把才能獻給了為中國共産黨建立軍隊的事業——他使軍事與最先進的政黨相結合。應該承認,葉挺從正規軍校中沒有學到适合共産黨軍隊進行遊擊戰争的戰略戰術,南昌起義部隊在廣東作戰時硬打硬拼吃了虧。這在全黨都缺乏軍事經驗的時候,也不能過于苛求前人。毛澤東、朱德等後來經過長期實踐,提出了中國革命戰争的一整套獨特的原則。但是,就我軍曆史的延續性來講,這裡面也應該包含葉挺在軍事上的開拓和探索。講人民軍隊的建設,不能忘記這位雖然隻正式當過兩天“總司令”、未等到授元帥銜就不幸遇難的北伐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