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分類
相關鍊接 
背景:
黨建思政

【學黨史,正青春】——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領學黨史講讀活動(第二十二期)


[日期:2021-06-05]

圖書封面:

讀者介紹:

田娜,女,漢族,中共黨員,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17級漢一班學生,數學與應用數學學生支部組織委員。現被保送至東北師範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曾參加返家鄉志願服務活動,愛加倍志願服務活動。曾獲得校級一等獎學金(三次),“葉聖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第三屆全國大學生環保知識競賽優秀獎。

講讀内容:

《80位共産黨人的故事》

    在中共黨史上,張聞天曾在短期内當過黨的總負責人(亦稱總書記),遵義會議後三年多存在着“洛(張聞天當時筆名為洛甫)毛合作"的領導體制。不過,這位被譽為“紅色教授”的學者型人物,一向願意鑽研理論而不長于具體事務,曾三次主動“讓賢”,被傳為佳話。

張聞天,1900年出生于江蘇省南彙縣(今屬上海市)的殷實農戶家庭。原名“應臯”(也作“蔭臯"),字“聞天”,取《詩經》中“鶴鳴于九臯,聲聞于天”之意。他17歲時入南京河海工程專門學校。1919年,他參加了五四運動,随後在報刊上公開介紹《共産黨宣言》中的“十條綱領”,可以說是在中國最早宣傳馬列主義的先驅者之一。

同年,他在上海入留法勤工儉學預備科,翌年7月去日本東京學習,1922年夏又自費留美勤工儉學,一年多後回國。1925年6月初,張聞天在上海入黨,10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後入紅色教授學院學習和工作。他取俄文名字“伊思美洛夫”,從此即用譯音“洛夫”、“洛甫”為筆名。因他在理論研究上高于留蘇的其他人,王明等教條主義者大力拉他,而張聞天因缺乏國内實際工作經驗,一時也對他們的主張表示贊同。1931年初,他回到上海任中宣部部長,後任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人民委員會主席(相當于總理)等職。

張聞天通過實踐,認清了“左”的錯誤危害,在1935年的遵義會議上大力支持毛澤東領導紅軍。會上,張聞天被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随後又代替博古負總責,主持中央日常工作。30年代末期以後,他主要分管黨的宣傳教育。延安整風時,他檢查了過去的教條主義傾向,要求到實際工作中鍛煉。1945年黨的“七大”後,他仍是中央政治局委員,卻主動到東北去,曾任東北局組織部長、省委書記,新中國成立後,他轉入外交領域,曆任中國駐蘇大使、外交部第一副部長、“八大”的政治局候補委員。

在1959年7月廬山會議上,由于他對“大躍進“提出不同意見,被錯誤地定為"反黨集團“成員,撤職後任中科院哲社部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文革”中遭極“左”勢力迫害,他被監護審查并遣送到廣東肇慶。因毛澤東對他還有過好的評語,晚年他在生活上得到些照顧。最後,他以張普(意思即普通人)的名字被安置在江蘇無錫。1976年7月1日病逝。

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行動。中國共産黨建黨初期,因主要精力投入實際鬥争,加之文字翻譯有一定難度,在掌握馬列主義理論方面還很不夠。張聞天的可貴之處,在于他是黨内為數極少的造詣很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之一。張聞天的成長經曆與黨的第一代領導人有共同之處,即經曆過五四運動的洗禮,由追求民主主義以救國救民,最後轉向共産主義。不過,他還有特殊之處,即成長于中國傳統文化底蘊深厚的蘇南地區,又留學到過日、美、蘇三國。他懂日語,能用英語演講,俄語水平也很高,在莫斯科中山大學的衆多中國革命學生中,确實是鳳毛麟角,于是和王稼祥等人被推選進入蘇聯最高理論學府——紅色教授學院深造。因他沉着、風雅、有學識,黨内很多人都稱他“老教授”。

張聞天因理論學習成績優異而受到共産國際的重用,被派回國内擔任中央領導職務。開始時,他曾經犯過“左”傾教條主義錯誤。一旦深入實踐,他便能很快認識真理。毛澤東在“七大”上曾經說:“如果沒有洛甫、王稼祥同志從第三次“左”傾路線分化出來,就不可能開好遵義會議。同志們把好的賬放在我的名下,但絕不能忘記他們兩個人。”張聞天在遵義會議前後做出的曆史貢獻,恰恰是理論工作者與實際結合的典範。

在張聞天身上,體現了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優點和一些弱項。不過從主流上看,他的确是黨内面向世界追求先進思想、先進生産力的光輝代表,張聞天不僅有理論上的長處,而且一生為人正直,在曆史關鍵時刻提出過不少真知灼見。1950年廬山會議形勢逆轉時,胡喬木曾事先打電話勸他少講一些。張聞天還是不計個人得失,忠言直谏。他講了三個小時,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觀點和調查研究的材料為依據,指出和分析了“大躍進”以來“左”的錯誤。盡管被撤職罷官,他仍注意經濟調查,寫下了集市貿易意見書、生産關系兩重性論文和政治經濟學筆記。

70年代初的下放勞動中,他寫下批判“左”傾錯誤、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肇慶文稿”,可以說,這是探索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的最早理論成果,代表了黨内當時認識的最高水平,也對後來的改革開放事業産生了積極影響。

Baidu
sogou